关节疼如麻,快找王中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逐年上升。据估算,目前中国约有8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绝经后女性占九成,约7000万;约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和超过半数65岁以上女性患病。
老年人的骨折不同于年轻人的骨折。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中风”。“中风”原意是指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而“骨中风”是指对骨骼突然造成严重的伤害,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
虽然说都是一种骨折,但是老年人的骨折和发育期的儿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的骨折愈合速度快,治愈后就可以像以前一样活动了。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据调查显示,约有三成老年人因髋关节骨折和脊椎骨折而卧床不起。另外,一旦因为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就容易发生反复骨折,另一侧髋关节发生骨折的风险也将高出四倍。一旦发生脊椎骨折,下一段脊椎发生骨折的风险也会随着增大。
骨折限制了老年人的行动,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疾病加剧。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被称为“骨中风”。
骨质疏松是病理性骨量减少,骨头变得稀疏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的可怕之处在于,明明没有感觉到疼痛,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很高。
骨骼有支撑身体站立和行走的重要作用,而当身体需要钙的时候,骨骼还担负着补充钙的储藏库的重要作用。如果骨骼中储存的钙不足,血液中的钙浓度下降时就无法补充。支撑身体所需的钙也会流失,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容易骨折。然而,在骨骼生长的年轻时期,这些问题几乎很少出现。50岁以后,骨质流失,开始出现这些问题。正因如此,在年轻的时候就好好积累钙质,培养强壮坚实的骨骼是很有必要的。
骨骼就像身体中的其他组织一样,不断地在代谢。骨骼代谢是更新重塑旧骨骼的过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骨骼中的两种细胞,在骨骼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会优先进入骨骼中有细小裂缝和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
健康时,破骨速度和成骨速度之间是平衡的。但由于衰老、更年期、缺乏运动等因素影响,成骨速度赶不上破骨速度。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骨量就会逐渐减少,导致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最重要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预防骨中风,而不是骨折后才想起要注意日常饮食和锻炼。一旦发生骨折,就可能反复多次发生,甚至留下严重的残疾。
运动对于骨骼健康也很重要。当骨骼承受一定量的负荷时,就会变得更强壮。对于成年人来说,运动几乎不会提高骨密度,但对维持骨密度有一定的作用。跳跃、慢跑等负重运动对强健骨骼有益。与此同时,走路、游泳等有氧运动、瑜伽等伸展运动,以及深蹲等阻力运动(增强肌肉)对保持骨骼健康也有益,可以坚持下去。
王中华骨健康+提醒老年人增加防跌倒的平衡运动也有助于预防骨折。例如可进行以下的防跌倒平衡运动:抬起一只脚,不要碰到地板,单腿站立。左右腿每次各一分钟,每天3次。一定要在可以抓着的地方进行,以免摔倒。